close

文/穆鴻逸

提起金箍棒這件重型武器,其實太上老君親手打造它的目的,最初用途可不光是用來戰鬥殺敵這樣簡單。這根寶貝可以隨意長短大小,難道只是一個「攜帶型武器」嗎?不,其實它的主要作用是一架「上天梯」,彷彿童話中「傑克的豌豆藤」那樣,直上青天──這寶貝可大可小,其實是改變這個圓柱體的橫截面的大小,使之可以站上任何體積的乘客,猴子可以站,恐龍也可以站,若是覺得抱著舒服,可以調整到合適的圍抱大小,適合各類生物,這一點在《西遊記》原文中雖沒有正面提及,但在《後西遊記》第三十回「造化弄人」中,有一個場景是可以作為參考的:「(小行者)急抬頭看時,只見影影的有個人坐在萬丈高的尖峰上叫喚,心中暗想道:『這定是造化小兒賣弄手段,裝這賊腔要驚嚇我哩!我若立在地下仰面與他說話,不像模樣,就是跳在空中站在雲上也不為奇。』卻將金箍鐵棒扯,扯得與他尖峰一般長,壁直立地豎在山前,將身一縱,直縱到鐵棒梢頭,與他對面坐下。」

金箍棒


由此可見,「上天梯」之說,倒也不是虛妄了。金箍棒所擁有的長短如意且變化快捷的功能,使之具有了電梯的性質:須臾之間便可直上雲霄,乘客彷彿高空彈跳;須臾之間又可以直下幾萬里,乘客又好似自由落體。實在是突襲天庭,行刺玉帝,往來自如的好工具,因為所有的「騰雲法」都不是垂直升降的,所以在同等距離中,使用這根鐵棒的速度是最快的,畢竟走的是直線距離。


不過可惜這根鐵棒自出世以來,一直就沒能遇到識貨的主,後來它輾轉到了遠古人民領袖大禹的手中,大禹發現了這根鐵棒的伸縮性能,於是命人鐫題上了「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」十三字,以證其身。作為一個水利專家,大禹用他來測量海水的深度,所以又有人喚它作「天河鎮底神珍鐵」或是「定海神珍」──這實在是一個極愚蠢的辦法,對於一根可以隨意長短大小的鐵柱子,刻度是沒有意義的:若是縮小了再拿上來,則無法測量;若是伸長時去拿,以槓桿原理而論,則根本拿不動。


所以我估計,在第一次測量海深的時候,大禹就遇到了這樣的麻煩:他先喊一聲「長」!鐵棒子一插插到了海底,大禹一看傻了,這樣長,拿是拿不動了,於是乎就喊了一聲「短」!結果由於鐵棒太沉,插得深,短是迅速縮短了,可惜不是朝他手上的方向縮短,而是向著海底縮去……由於人類的潛水有限度,於是,這根神奇的寶貝就留在了海底,被龍宮探寶小組收去,最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──猴子大鬧龍宮司令部,棒子落到了它的手上。至於太上老君製造軍火的其他具體內容,以後將有專門講解,在這兒就不多說了。


妖眼看西遊

聯經出版 4月新書《妖眼看西遊》
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聯經出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